联系我们
公司新闻
统一电池:以技术壁垒为矛、品牌统一为盾,构建全场景能源商业生态
在新能源产业爆发与“双碳”目标驱动下,统一电池通过“技术-产品-渠道-品牌”四维协同策略,从传统电池制造商转型为全场景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,其商业策略呈现三大核心逻辑:
一、技术壁垒构建:以液冷技术为支点撬动万亿储能市场
统一电池依托母公司统一石化的技术积淀,在电池热管理领域形成“材料-系统-应用”全链条技术壁垒:
材料创新:自主研发的低电导率热管理液NE100/NE2,电导率低至2μs/cm,可有效防止电池包短路,同时具备卓越的热传导性能,使储能系统温度波动降低60%,寿命延长30%。
系统集成:针对电化学储能的冷板式/浸没式液冷需求,推出间接式液冷系统(兼容性高、维护成本低)与浸没式冷却液(绝缘性能强、闪点高),覆盖从数据中心到新能源电站的全场景。
应用验证:作为国家发动机冷却液标准起草单位之一,统一电池液冷技术已通过10年工程化验证,服务国内超50个储能项目,包括滇中引水工程、雄安新区数据中心等标杆案例。
商业价值:技术壁垒使统一电池在储能冷却市场占据40%份额,产品溢价能力较行业平均水平高15%,且客户复购率超85%。
二、产品矩阵扩张:从单一电池到“电池+热管理”系统解决方案
统一电池通过“核心产品+衍生服务”模式,实现从硬件销售到系统服务的价值跃迁:
汽车领域:主打EFB启停电池(循环寿命达3万次)与AGM电池(低温启动性能优异),覆盖燃油车、混动车及船舶市场,全国后装服务点超2万家,年服务用户超500万。
储能领域:推出“电池+热管理”一体化系统,例如为光伏电站配套的液冷储能集装箱,可使弃光率从15%降至5%,投资回收期缩短2年。
工业领域:开发耐高温特种电池(-30℃至60℃宽温域运行)与防爆电池(通过ATEX认证),服务于矿山、化工等极端环境。
商业逻辑:系统解决方案使客户粘性提升3倍,统一电池在工业储能市场的毛利率达45%,较单一电池销售高20个百分点。
三、品牌与渠道协同:统一品牌赋能全场景渗透
统一电池通过“品牌统一化+渠道精细化”策略,实现从B端到C端的全面覆盖:
品牌统一化:延续统一石化“低碳、可靠”的品牌基因,所有产品均标注“统一电池”标识,并通过国家级实验室CNAS认证、碳中和承诺等背书,强化高端形象。
渠道精细化:
B端渠道:与比亚迪、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共建供应链,同时深耕县域市场,通过区域代理商覆盖85%地级市。
C端渠道:在电商平台推出“电池+安装服务”套餐,利用AR技术实现线上选型、线下上门更换,用户满意度达98%。
海外渠道:通过GS电池品牌布局东南亚、非洲市场,本地化生产占比超60%,海外营收占比达35%。
数据支撑:统一品牌策略使广告宣传成本降低40%,而品牌认知度在汽车后市场提升至72%,仅次于宁德时代。
四、未来布局:以“零碳能源服务商”为目标,加速技术迭代
统一电池正通过三大举措巩固领先地位:
技术迭代:投入研发资金占比超8%,重点突破钠离子电池液冷技术与固态电池热管理,预计2028年实现量产。
生态构建:联合电网企业、光伏开发商共建储能联盟,推动“电池-热管理-电网调度”数据互通,提升系统效率。
产能扩张:计划2028年产销达32亿元,含EFB等电池产品超1000万只,液冷系统产能扩大至50万套/年。
行业影响:统一电池的商业策略不仅重塑了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,更通过热管理技术突破,为新能源产业安全、高效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,其模式已成为行业转型的标杆案例。